供求大反转!海运集装箱“等货来”,进出口企业如何应对“退潮”冲击?

2020年以来,受境外需求增长、船舶周转率下降、港口拥堵、物流不畅等因素影响,国际海运市场呈现“一箱难求”、海运费持续飙涨的局面。


今年以来,国际集装箱海运费自高位开始震荡并有所回调。第三季度作为全球集装箱海运贸易的传统旺季,海运运费非但没有出现高增长,反而呈现出大幅下跌。


与此同时,全球集运业更是面临着与此前“一箱难求”截然相反的问题:空集装箱多到放不下了。全球航运目前的市场供求完全出现了反转。


目前国际航运市场的冷清是由多个因素作用产生的,根本性原因是全球经济不景气所导致的消费需求疲弱。


那么,在这样的困境下,中国外贸企业又该如何找寻机遇?


海运集装箱“等货来”


今年,随着全球最大的消费季——圣诞节的即将到来,“一箱难求”情景不再,航运业目前正面临着相反的“一货难求”问题。

当前,世界主要经济体GDP增速明显放缓,美元快速加息并引发全球货币流动性收紧,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和高通胀影响,外部需求增长表现低迷,甚至开始萎缩。

同时,国内经济增长面临的挑战也有所增加。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增强给全球贸易和消费需求带来一定压力。

受外部环境变化,2022年以来以纺织品、药品、医疗器械为代表的防疫物资和以家具、家电、电子产品、娱乐设施为代表的“宅经济”类产品出口量有所下滑,7月份以来,集装箱出口货值和出口箱量增幅走势甚至出现了反向变化。

从欧美库存来看,短短2年多时间内,全球大的采购商、零售商和制造商经历了一个商品从供不应求、全球抢货、货在路上到库存高企的过程。

“高库存、货难卖”已经成为欧美零售企业面临的普遍问题,这种变化正在抑制采购商、零售商和制造商的进口动力。

此外,2022年以来,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前期萎缩产能恢复较快,加之部分产业“脱钩”影响,中国出口商品占比开始有所回落,也间接影响了我国集装箱出口贸易需求的增长。

业内人士指出,进入到今年下半年后,订单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今年的圣诞订单也比往年少了近三成。


在需求减弱的同时,海运市场的有效运能却在不断释放。受近期市场结构性变化影响,信心不足持续传导,全球集装箱班轮运价快速下滑,即期市场相对高峰时最高点甚至下跌超过80%。


浙江义乌一家外贸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订单减少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收缩策略,降低人工费用以及库存规模,把运营目标放在利润上而不是营收规模。


有效应对“退潮”冲击


不可否认,受疫情反复、全球通胀、能源危机等超预期因素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承压,国际需求整体收缩,对外贸订单的影响日趋显现,稳外贸稳外资压力前所未有。


应对全球消费需求疲弱、集装箱行业的“退潮”冲击,我们应该提前做好哪些准备?


从船公司角度,船舶投资可以更加谨慎,更好把握当前船舶价值与市场运价的周期性影响,选择更好的投资时机;关注当前RCEP协议、区域贸易、快航和冷链等新变化,更好贴近货主,提升“端到端”综合供应链服务能力和竞争优势;顺应当前港口资源整合趋势,强化与港口融合发展,促进干支协同发展。同时,加大业务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提升平台化管理能力。


从货主角度,应密切关注境外消费结构变化,争取更多的出口订单;合理控制好原材料成本上涨,有效控制成品库存成本,推动出口产品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提升货物出口附加值;密切关注国家促外贸政策支持,融入跨境电商发展模式。


目前,随着各地逐渐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相关措施后,不论是外贸企业还是制造业企业,都是一件好事。

场复苏传来了积极信号,希望2023年将是这几年经济形势的重要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