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回落放慢,汇率再破6.5!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如何?

​过去这一周,人民币汇率一改年初强势,大跌超千点。


人民币缘何急跌?


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大,主要来自新冠疫情导致的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美元走强两方面的因素。国内和海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担忧再度发酵可能是汇率贬值的导火索


在疫情等因素对我国经济预期的不利影响下,IMF等国际机构和海外投行下调了对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可能刺激了近两日人民币汇率的调整,4月20日陆股通资金净流出53亿元。


4月20日、4月2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分别为6.3996、6.4098,客观反映了市场交易所带来的贬值。


经济基本面因素最重要还是此轮奥密克戎主导的疫情在经济重点城市发生并较快扩散,引发了全球对中国供应链的担忧。


叠加国外欧元区、美国等国家经济景气度在高通胀以及货币政策紧缩的压力下持续下滑、海外需求进一步下降,我国出口的担忧有所增加。


从美国通胀和中国经济基本面看,美国通胀、经济基本面等慢变量未现明显转向下行,我国稳增长政策虽有部分发力,但疫情制约既抑制了当前的经济活动,也对未来的稳增长效果构成挑战,预期难以快速改善,中美利差收窄和倒挂、国际资本外流状况可能延续一段时间,人民币汇率继续面临贬值压力。


未来人民币汇率将怎么走?

中信证券认为,近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增大,主要来自疫情导致的经济基本面下行压力与美元走强两方面因素。供应链扰动叠加美元指数上行或将使短期人民币承压,但无需对人民币形成贬值预期,预计人民币贬值对于货币政策影响有限。


招商证券分析师刘亚欣表示,三方面因素给人民币带来压力。

一是美元指数持续走强,过往存在“美元强,人民币弱”的稳定关系;


二是季节性规律指向人民币汇率在2月后倾向于走弱;


三是中美经济周期和货币政策分化、中美利差大幅收窄乃至倒挂,国际资本流入中国的积极性下降。


此外,国内和海外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担忧再度发酵可能是汇率贬值的导火索。在疫情等因素对我国经济预期的不利影响下,IMF等国际机构和海外投行下调了对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的预期,这可能刺激了近两日人民币汇率的调整。


人民币贬值压力或将持续一段时间。


不过,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的诸多迹象都与2014-2016年我国资金大幅外流的时期不同,例如高通胀环境、强劲的商品价格和新兴经济体增长、外部压力下仍然相对稳定的新兴货币汇率相对稳定、新兴经济体资本流动显现出较强的韧性等。


这些迹象共同指向一个更加温和、且有望扩张的全球资本流动环境,这可能是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期全球资本流动活跃的特征和影响之一,美联储政策短期加速收紧不会改变这一进程。


长期看,高通胀和盈利驱动可能仍将推动全球或仍将进入资本开支的扩张期,美元指数将回落,人民币汇率将重回升势,甚至挑战2005年汇改以来的高位。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认为:

现在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会有更多激进的加息,甚至同时会启动缩表,这难免会引起美国经济金融市场的动荡。而经济金融动荡有可能会造成市场风险偏好下降,驱动中国出现阶段性资本外流,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有可能有涨有跌,双向波动。


2015年“811汇改”相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适应性大大加强,同时我们民间货币错配也明显改善,所以不至于出现贬值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