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降温“重大信号”?人民币汇率逼近6.9,会破”7“吗?韩元崩了!欧元对美元再次跌破1:1!


2022年

人民币汇率会破“7”吗?


人民币汇率创本轮贬值周期新低


自3月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贬值,在岸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自6.30一路走贬至6.77附近,5月份甚至曾经突破6.80整数关口。而这周,人民币又有了新情况!

自从央行下调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快速走贬,22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跟随下调后,人民币进一步贬值。

8月22日,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在以6.8202低开后,盘中接连跌破6.83和6.84关口,盘中最低至6.8420,16:30收盘报6.8384,较上一交易日跌296个基点。这一收盘价也创下了2020年9月10日以来的新低。

8月23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今开6.8476,期间最高报6.8659;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今开6.8665,期间最高报6.8743

8月24日13:24分,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8609

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8716,逼近6.9。

人民币短期存贬值压力,是否会破“7”?


业内人士称,强美元压力仍在,境内流动性异常宽松,近期经济数据较为疲软,人民币贬值压力客观存在

但如果外贸数据未来仍能维持7月前的强劲态势,或能对冲这一部分高估,继续在目前的点位附近横盘。目前外资行对于美元/人民币的年底点位预测大都在6.7~6.95之间。

而鉴于中美利差倒挂幅度扩大、美元走强、境内流动性宽松,人民币短期承压。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表示,从全球通胀、主要经济体经济形势等指标看,美元上行趋势并没有结束,相应的资产价格包括股票、商品、人民币汇率等都存在压力。

汇丰上调了美元/人民币的预测,目前认为到2022年底,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将达到6.9,到2023年年中为6.95。近期美元/人民币已突破备受关注的6.8关口,我们认为这意味着美元/人民币将在今年剩余时间和明年上半年处于一个新的更高的区间,比如6.75~7.00。

巴克莱方面表示,人民币的走势取决于出口的变化。目前预计,三季度美元/人民币的点位在6.9,年底可能会回到6.8


欧元对美元再次跌破1:1!


因美元反弹且欧元区,冬季可能处境艰难,欧元汇率跌至二十年新低。


策略师们认为,跌势现在只是刚开了个头。


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对美元汇率22日再次跌破1比1,最低曾跌至1比0.9934,创下20年来新低。


欧洲央行同一天下调了欧元对美元参考汇率,由19日的1比1.0054调降至1比1.0001。


欧元或跌至更低水平


摩根士丹利预测,本季度欧元对美元汇率将跌至1比0.97。

日本野村国际公司预计,到9月底欧元对美元汇率将达1比0.975,此后可能突破1比0.95或更低水平,因为能源供应压力增加了停电风险并可能提振欧元区的进口。

法国兴业银行外汇策略师Kit Jucke称:“夏末欧元再度承压,部分原因是美元获得买盘,悬在欧元区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没有移开”。

德国商业银行策略师Ulrich Leuchtmann表示,“欧元可能对美联储利率预期的修订尤其敏感,因为欧洲央行在G-10中的鸽派立场之强可能仅次于日本央行” 。他预计欧元到年底将触及0.98美元。

对欧洲经济前景的担忧


有媒体分析认为,欧元对美元汇率再次跌破平价的主要原因是市场对欧洲经济前景担忧继续增加。乌克兰危机推高欧洲能源和食品成本,严重干旱也为欧洲经济前景蒙上阴影。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表示,“北溪-1”天然气管道本月31日起将停止供气3天,以进行技术检修和预防性维护。投资者担心,俄罗斯减少对欧洲天然气供应或促使欧洲经济陷入衰退,加剧通胀。


此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7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所释放的加息信号等因素提振了美元,使欧元承压。


韩元也崩了!


今年上半年,日元的持续下跌曾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如今,韩元似乎也正开始加速步其后尘


韩国首尔外汇市场的报价显示,韩元兑美元汇率在22日周一盘中一度跌至1美元兑1338.5韩元,为自2009年4月29日以来的最低水平


尽管在一周前,韩国财长曾表示,韩元贬值与其他货币趋势一致,无需为韩元疲软过分担心,然而眼下韩元始终不见停歇的贬值势头,依然令许多投资于韩国市场的交易员忧心不已。


韩国8月出口接近停滞


从年内迄今的走势看,韩元兑美元已经累计下跌11%,跌势正开始直追年内领跌的日元。而在货币巨幅贬值的背后,韩国经济也正面临近年来罕见的重大挑战。

据韩国关税厅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由于地缘政治风险和美联储等央行收紧政策对全球经济造成压力,韩国8月出口接近停滞。

国关税厅周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前20天的日均出口额同比仅增长0.5%尽管总出口同比增长3.9%,但按品类来看,韩国8月前20天半导体出口同比减少7.5%此外,对中国的出口下降了11.2%

由于韩国严重依赖出口,贸易数据堪称是韩国经济增长的关键。海外出口也有助于支撑韩国央行进一步收紧政策以应对通胀飙升。

韩国企业在半导体、汽车等全球供应链中广泛扎根,然而颇为讽刺的是,眼下韩国贸易数据出现的最大危机,却恰恰出现在了本应是顺差“大户”的半导体方面。

受俄乌冲突、新冠疫情、国际利率上调等影响,韩国的出口受到了压力。后疫情时代国际活动的重新调整也对韩国出口产生了影响。

新韩银行经济学家So Jaeyong表示:全球工厂运营正在降温全球经济正从顶峰回落,同时也降低了在疫情期间表现特别好的半导体需求。

此外,今年以来,由于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推高了进口成本,韩国可能会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年度贸易逆差。

韩国关税厅表示,韩国在8月前20天的贸易逆差达到102亿美元,这使得今年以来的总贸易逆差达到254亿美元。